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对比 车型对比

lng未来_2020年lng汽车前景

tamoadmin 2024-06-12 人已围观

简介1.天然气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咋样?2.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景如何?3.2020年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是什么4.国内新能源汽车会怎样发展?根据GIIGNL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LNG再气化年产能达9.47亿吨,较2019年增长了2700万吨,全球新增的LNG再气化产能主要来自巴西,其共有2个浮式再气化终端投入运营,合计新增年产能达1120万吨。从类型来看,“陆上”再气化终端仍占主导地位;

1.天然气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咋样?

2.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景如何?

3.2020年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是什么

4.国内新能源汽车会怎样发展?

lng未来_2020年lng汽车前景

根据GIIGNL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LNG再气化年产能达9.47亿吨,较2019年增长了2700万吨,全球新增的LNG再气化产能主要来自巴西,其共有2个浮式再气化终端投入运营,合计新增年产能达1120万吨。

从类型来看,“陆上”再气化终端仍占主导地位;而从区域分布来看,由于“再气化”是进口LNG转换为天然气并进入终端消费的必要环节,因此与全球LNG进口量的区域分布息息相关。

1、2020年LNG再气化产能达9.47亿吨

在LNG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的趋势下,全球LNG再气化终端产能也有所增长。根据GIIGNL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LNG再气化年产能达9.47亿吨,较2019年增长了2700万吨。

2020年,全球LNG再气化新增产能主要来自巴西,其共有2个浮式再气化终端投入运营,合计新增年产能达1120万吨。同时,2020年全球共完成了4个扩建项目,其中3个在中国,1个在日本,共增加了约580万吨/年的再气化能力。

2、“陆上”再气化终端仍占主导地位

LNG再气化终端可由地理位置的不同分为陆上和浮式。截至2020年末,全球LNG再气化产能仍以陆上为主,达8.38亿吨;而浮式LNG再气化终端为1.09万吨。

3、LNG进口量是影响LNG再气化产能的关键因素

LNG由出口国通过海运运送至进口国后,需要经过“再气化”环节才能进行终端消费。从再气化产能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2020年,亚洲是全球LNG再气化产能最大的区域,年产能达5.32亿吨,占全球份额的56%,这主要是由于亚洲是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地区,2020年进口量占比达71%。

而从国家排名来看,2020年,LNG再气化产能排名前4的国家分别是日本、美国、韩国和中国,其中,日本的LNG再气化年产能达2.21万吨,这主要是由于日本是当今LNG进口量最大的国家,而“再气化”是LNG转换为天然气并进入终端消费的必要环节。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LNG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天然气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咋样?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大国,污染严重,世行认定的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在中国。国内汽车产品水平与国外差距很大,平均油耗高出10%-30%,排放约为15-20倍,汽车工业面临的压力更大。

我国用于汽车能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在几十年后必然会出现枯竭,要大量依赖从国外进口石油。届时世界石油资源也会出现匮乏,各国对石油资源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石油在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日益上升。所以节制使用石油资源,发展新能源汽车将会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种类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 (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 ,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 (HEV) 、纯电动汽车 (BEV) 、燃料电池汽车 (FCEV) 、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2.1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

2.2 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

2.3 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的。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

2.4 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氢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最理想的替代方案。

2.5 燃气汽车

燃气汽车是指用压缩天然气 (CNG) 、液化石油气 (LPG) 和液化天然气 (LNG) 作为燃料的汽车。燃气汽车由于其排放性能好,可调正汽车燃料结构,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所以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当前最理想的替代燃料汽车。

2.6 生物乙醇汽车

乙醇俗称酒精,通俗些说,使用乙醇为燃料的汽车,也可叫酒精汽车。

在汽车上使用乙醇,可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增加氧含量,使汽车缸内燃烧更完全,可以降低尾气的害物的排放。

纯电池力、氢燃料电池虽然具有较优的新能源特征,但市场竞争力弱,混合动力则具有微弱的优势。因此,混合动力属于过渡方案,纯电池力属于辅助方案,而氢燃料电池属于难以实施的方案。物理燃料电池则兼顾了新能源特征、市场及用户的诸多优点,所以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3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障碍及其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虽然可以有效减少市区有害气体的排放和烟雾浓度, 同时也减少CO2的排放。许多国家和厂商都积极开发纯电动汽车 (PEV)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HEV) (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 和燃料电池汽车 (FCV) 。但是诸多障碍和困难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从全球范围来看, 一场打破约束、冲出困境的行动已经开展。

3.1 充电基础设施

推广PEV和PHEV的主要困难就是缺少全面的电池充电基础设施。然而, 目前全球许多厂商和政府已经启动了电动汽车基础设施项目, 来评估建立充电基础设施的方法, 并正着手进行实际应用。

3.2 氢燃料补给基础设施

开发氢燃料补给设施是一个巨大工程。目前, 为汽车研究提供支持的汽车用氢燃料补给站已基本建立。在补给站内储存氢燃料仍然是一个难题。

3.3 氢燃料的生产

氢的生产是一项重要的全球性业务。目前绝大多数氢的生产是采用蒸气甲烷重整法, 这意味着该方法产生CO2。其他生产方法包括煤 (产生CO2) 或生物质气化、高温水裂解和一些新兴技术, 如利用阳光从水中分出氢的光解方法。

3.4 成本

目前HEV和PEV所使用的蓄电池组的价格依然昂贵, 首批大规模销售的PEV和PHEV所需的研发成本将由消费者承担。通用汽车公司认为PHEV的电动续驶里程每增加16km其成本将增加约1500美元, 但丰田的Prius续驶里程增加16km的成本为5000美元。

4结束语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对百年来汽车动力技术最重要的变革,是对汽车工业长足发展的巨大驱动力,在发展和前进的道路上所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所难免,也不足为怪。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还需要政策上的引擎、技术上的突破、成本上的降低、市场上的拓展,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破解各种难题,就会抢占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先机,就会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前列,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就会不断地发展壮大,就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景如何?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近年来,随着世界天然气产业的迅猛发展,液化天然气(LNG)已成为国际天然气贸易的重要部分。与十年前相比,世界LNG贸易量增长了一倍,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13年国际市场上LNG的贸易量将占到天然气总贸易量的36%,到2020年将达到天然气贸易量的40%,占天然气消费量的15%。至202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将继续以年2%-3%的增长率增长,而LNG在天然气贸易市场中所占份额也将逐步增大,达到8%的年增长率。

LNG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发展势头如此强劲,地位越来越重要,这都得益于世界LN6应用技术的发展。世界上普遍认为:液化天然气工业是当代天然气工业的一场革命,其发展已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从液化,储存,运输,汽化到终端利用的一整套完整的工艺技术和装备。LNG是天然气的一种储存和运输形式,其广泛使用有利于边远天然气的回收和储存,有利于天然气远距离运输,有利于天然气使用中的调峰和开拓市场,以及扩展天然气的利用形式。

国内液化天然气行业报告发布 

《2014-2018年中国液化天然气船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2014-2020年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我国早在六十年代,国家科委就制订了LNG发展规划,六十年代中期完成了工业性试验。四川石油管理局威远化工厂拥有国内最早的天然气深冷分离及液化的工业生产装置,除生产He外,还生产LNG。进入九十年代,我国进一步开始了液化天然气技术的实践,中科院低温中心联合有关企业,分别在四川和吉林研究建成了两台液化天然气装置,一台容量为每小时生产0.3方LNG,采用自身压力膨胀制冷循环,一台容量为每小时生产O.5方LNG,采用氮气膨胀闭式制冷循环。与国外情况不同的是,国内天然气液化的研究都是以小型液化工艺为目标。 

 

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在液化天然气技术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国外技术,第一台事故调峰型天然气液化装置于2000年在上海浦东建成,第一台商业化的天然气液化装置于2001年在中原油田建成。这标志着,在引进国外天然气液化技术的基础上,国内天然气液化应用技术开始全面推开,随后在新疆,四川等地相继有多个LNG工厂建成投产,促使我国天然气从液化,储存,运输,到终端使用的LNG应用技术的全面发展。

从2001年中原油田建成的第一套商业化天然气液化装置开始,到目前近十年的时间,我国LNG应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立起了涉及天然气液化,储存,运输,汽化和终端使用,以及配套装备各个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LNG产业,成为了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  

前期的工厂大都是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与国内技术相结合完成,中原天然气液化装置由法国索菲燃气公司设计,使用丙烷和乙烯为制冷剂的复叠式制冷循环。新疆广汇天然气液化装置由德国林德公司设计,采用混合制冷剂循环。而国内已建和拟建的中小型LNG液化工厂,其液化设备除主要设备外基本以国产设备为主,配套国产化设备已达到60%。

近年来,随着多套小型液化装置的建设,我国已完全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LNG生产装置。2009年10月,由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的宁夏30万方/天天然气液化装置在银川开发区正式开车成功。该套装置采用带制冷机预冷的氮、甲烷混合介质膨胀制冷工艺流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完全国产化的天然气液化装直。

 

在LNG储运方面,我国在低温液体储罐领域,如液氧、液氮、乙烯储罐,国内已有成熟的设计、建造技术。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吸收外国设计,建造储罐的先进技术,近年来自主开发了(400、6000)方的低温液体储罐,目前已建成该类储罐上百台,其中2000方以上储罐20多台。在国内主要有堆积绝热和真空粉末绝热两种类型的LNG储槽,容积从30方、100方、150方、700方(组合)不等。而结构形式有立式和卧式两种。根据目前国内大型低温LNG储罐设计、建造技术现状,我国30000方以下的LNG储罐实现自主设计、建造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2020年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以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4亿计算,可以节约石油3229万吨,替代石油311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6339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用油需求削减22.7%。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在行业标准和规范等方面还不够完善,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还有更高期待。这也倒逼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变革,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也要加强高水平的国际开放合作,推动全球协同创新,让中国和各国一起,共同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新能源汽车相关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广义新能源汽车,又称代用燃料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这类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也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乙醇汽油汽车等部分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目前存在的所有新能源汽车都包括在这一概念里。

国内新能源汽车会怎样发展?

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企业有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2021年前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市场渗透率突破10%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长,2020年全年销售量达到136.7万辆,2021年前10月累计销量达到254.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34.9%;从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渗透率来看,从2017年的2.8%增长至2020年的5.3%,2021年前10月高达12.2%。

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稳步增长而商用车呈现波动下降态势

从细分领域来看,客车销售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水平最高,近几年保持在18%以上,而卡车销售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最低,2021年1-10月仅有0.9%;从变化趋势来看,2017-2021年,商用车(包括客车和客车)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呈现波动下降态势,主要是商用车市场的新能源销售受补贴政策变化的影响较大,而乘用车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乘用车细分领域中A00车型新能源渗透率高达99.6%

从乘用车细分市场来看,根据车型大小及排量的不同,乘用车可分为A00级、A0级、A级、B级和C级,2021年1-10月,A00级微型轿车销售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高达99.6%,其次是B级中型轿车的新能源渗透率19%,其余车型均在10%以下。

从乘用车细分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变化趋势来看,2017-2021年,A00级、B级和C级乘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其中A00级乘用车在2021年1-10月趋近于100%,而B级和C级乘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

本文核心数据:纯电动汽车销量及占比、碳中和时期新车销量中各燃料类型占比预测、不同燃料类型汽车平均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纯电动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等

纯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较高,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得到提升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其销量会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扩大而扩大。2016-202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突破111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达到81.6%。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应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约为4.32%。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2030年为碳达峰时期,2060年实现碳中和。2025-2060年,纯电动汽车渗透率逐渐提升,到2060年,纯电动汽车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超过70%。

纯电动汽车碳排放量低于其他燃料类型,有助于实现碳减排

从五种不同燃料类型汽车平均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来看,柴油车平均碳排放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燃料类型,汽油车平均碳排放次之,常规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碳排放明显低于柴油车和汽油车。其中,纯电动车平均碳排放最低,为146.5gCO2e/km。

纯电动汽车碳减排潜力较大,主要表现在电网清洁化、电池碳排放等领域

根据《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2021》分析,纯电动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较大,到2025年可实现减排至72%(以2020年为基准),到2060年可实现碳减排至2020年的17%。

具体来看,对纯电动车减排贡献最大因素为电网清洁化,在不同情景中贡献在10%-50%之间;材料效率对纯电动车的碳减排也很重要,可降低纯电动车4%-13%的碳排放;随着时间的发展,动力蓄电池碳排放的对纯电动车碳减排的作用也越加明显;使用能效与电网清洁化两者共同作用于纯涤电动车燃料周期的碳减排,且随着电网清洁化的程度加大,使用能效的减排效果趋于降低。在不同减排措施中,生产能效的作用最不明显,主要由于其在纯电动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比重较低。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文章标签: # 汽车 # 新能源 # 天然气